发布时间:2025-10-17 11:25:19    次浏览
巴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左敬军巴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左敬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重要执法力量的公安机关,必须深刻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全面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坚持严格执法充分体现法治公安的社会实效公安机关要严格依法执行国家法律法规,通过坚持依法治理,促进社会平安和谐。一是全面整治“非理性维权”。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下,诸如聚众闹访、暴力抗法等非理性维权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已经异化为一种利益投机行为。因此,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坚决用法治理念维护社会大局平稳。二是持续开展严打行动。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必须运用法律手段,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通过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社会秩序的各类刑事犯罪,舒民心、顺民意、保民安。三是着力提升防控水平。要构建完善的治安信息网络,完善一体化防控体系,推进“天网”全覆盖建设,搭建虚实结合的打防控网络。通过巡特警参与治安巡防、责任区刑侦中队建设等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以及组织专业专职或志愿性质的巡逻队伍,逐步形成面上巡、卡上堵、重点控的全方位、全时空治安防控体系。四是大力监管公共安全。要依法全面排查整改交通安全隐患,坚决预防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要依法全面排查整改民爆危化品安全隐患,开展缉枪治爆专项行动,最大限度地预防事故发生。要依法全面排查整改消防安全隐患,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完善消防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实战灭火技能,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注重规范执法充分体现法治公安的社会公信力规范执法是法治公安建设的灵魂和生命线,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一项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必须一以贯之,常抓不懈。一是规范执法体系。要制定统一规范的公安行政执法工作流程,使执法民警对岗位执法程序、依据、标准、责任一目了然,便于快速准确应用。二是规范执法管理。以规范操作为重点,加强执法源头管理,完善接处警、人身安全检查、信息采集、规范使用执法办案场所等执法制度、执法流程的顶层设计。全面推行重大案件法制部门审核把关制度,在一线执法单位派驻或配备执法办案的“质检员”,逐步形成“执法办案网上走”的新机制。三是规范执法监督。要狠抓内部监督的落实,强化对执法过程的刚性制约、过程控制和系统管理。完善司法监督,加强与检、法等部门的沟通和交流。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群众代表等外部监督,经常性地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广泛开展“向人民报告工作”活动。四是规范执法服务。通过警务公开,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审核和备案公开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告知、审批,提供在线预约、咨询、申请、受理等服务,深化、拓展阳光警务等;通过完善走访群众、警民恳谈、警营开放等长效机制,真正以群众的意见为“指挥棒”,有针对性地改进执法工作。 狠抓信息支撑充分体现法治公安的现代化水平将信息化覆盖于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各项管理的全过程,已成为当前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和法治建设的客观需要。一是完善执法信息化管理。充分整合信息监管手段,加强执法信息系统应用,使网上管控延伸到执法全流程、全领域。通过执法办案视频监控网络,将各类执法视频数据整合至指挥中心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执法办案情况。二是坚持执法办案“单轨制”。建立案件网上流转工作日常机制,引导民警养成案件网上流转、证据上传的良好工作习惯。全面提升民警执法信息化水平,坚决做到所有刑事、行政案件一律从案事件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全面实现案件网上全透明,相互监督全覆盖。三是推进办案监督信息化。深度研发应用涵盖各项执法活动的多层次、开放式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接处警、执法办案场所、取保候审、在办案件及案件办理过程各环节的监督力度,实现规范、安全执法。四是深化信息化实战运用。树立“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战斗力”理念,坚持“深度建设”与“深度应用”相结合,实现打击违法犯罪、执法管理、服务群众效率效益双倍增。建设网上公安局、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和网上联动机制,放大警务效能,提高网上发现防范犯罪的能力和水平。着力主体建设充分体现法治公安的内生动力执法主体是建设法治公安的首位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加大执法主体的培育力度,以此作为建设法治公安的切入点。一是创新执法理念。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民警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信仰和坚守法治,服从事实和法律,增强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二是改进执法方式。彻底改变传统的强权执法方式,推进规范公正理性文明执法,努力做到融法、理、情于一体,以达到公益和私益共赢的目的,通过公安执法活动,使人民群众既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尊严,又感受到公安机关的关爱、温暖。三是提升法治素养。坚持服务实战,贴近实战,从教育培训、执法资格等级考试等方面来增强民警基本素质。以争创“执法办案能手”和“优秀法制员”为载体,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使民警加强自学,提升能力。四是营造法治氛围。建设法治公安,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坚持“领导抓、抓领导”,统筹推进全局性的法治建设。要坚持“制度抓,抓制度”,突出法治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要坚持“协同抓,抓协同”,走出公安孤军作战的怪圈,破解警力不足的矛盾。要着力解决民警队伍突出问题,树立新时期公安精神,培育警察职业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加强对法治公安建设的广泛、深度宣传,极大地促进人民群众对建设法治公安的信任、理解、支持和参与,促使建设法治公安向新目标迈进。